2015年9月10日-13日,中國地調局西北項目辦組織專家對一隊承擔的“青海省德令哈市大煤溝兩幅1:5萬區域地質礦產調查”項目進行野外驗收。專家組經過聽取項目組匯報、查看原始資料各野外實地調研,綜合評定2幅區調圖中1幅為優秀,1幅為良好。
工作區位于青藏高原東北緣柴達木盆地北緣,海拔在3500-4600米。項目團隊積極和中國地質調查局西寧、格爾木野外工作站溝通聯系,克服高寒缺氧、道路通信不暢、食宿不便、外部環境等困難,發揚地質工作三光榮傳統,高度重視野外安全工作,扎實開展野外調查。一隊項目技術人員經過三年的奮戰,將測區前人劃分的晚泥盆世流紋斑巖厘定為一套以安山巖、粗安巖、粗面巖、沉凝灰巖等為主的陸相火山巖組合,對比厘定為晚泥盆世牦牛山組;從哈牙其北部的早石炭世城墻溝組下部新解體出礫巖夾長石石英砂巖為主體的阿木尼克組;對前人劃分的古元古代達肯大坂巖群進行了解體,新解體出兩套花崗片麻巖,原巖為似斑狀二長花崗巖和花崗閃長巖,在花崗片麻巖中獲得2388±27Ma的鋯石U-Pb年齡;在石底泉南山變輝長巖中獲得了2469±16Ma的鋯石U-Pb年齡,確定有古元古代早期強烈的構造巖漿活動;初步查明了宗務隆強變形帶的物質組成、結構構造和變質變形特征;通過1∶5萬高精度磁法測量,劃分4個磁異常區帶,圈定磁異常20個,對其中6個磁異常進行了檢查;新發現金銅礦(化)點13處,煤礦點3處。
該項目是一隊成功申報區域地質調查甲級資質后完成的首輪區調項目??偣绢I導和勘查開發部對項目實施極為關懷和幫助,協調區調專家深入工作區檢查和技術指導,為項目順利實施提供了有力支持。(孫健)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