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月4號-6號,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地質勘查基金項目管理中心組織專家對第一地質隊承擔的“新疆東天山阜康林場一帶四幅區域地質礦產調查”項目進行了成果報告驗收。專家組經過聽取項目部專題匯報、查看資料、野外實地調研,綜合評分為88分。
調查區位于新疆阜康市東天山北麓、東準噶爾盆地南緣,海拔500-3760m,屬典型的中溫帶大陸性干旱氣候,冬季寒冷漫長,夏季酷熱短暫。經過三年奮戰,項目部全體員工克服了邊疆地區民族矛盾錯綜復雜和沖突暴恐頻發的外部條件、颶風和沙塵暴及大雪降溫等惡劣氣候、荒無人煙和荊棘遍地及風沙漫天的艱辛工作環境,安全而高質量的完成了項目設計任務。
本次調查工作中,共劃分出30個組級正式填圖單位、4個段級非正式填圖單位和57個特殊地質體;對調查區內前人劃分的晚二疊-早三疊世倉房溝群、中-晚三疊世小泉溝群、早白堊世吐谷魯群地層根據區域對比,進行了系統解體和重新厘定;對調查區內晚石炭統柳樹溝組火山巖進行了火山巖相、噴發旋回研究,共劃分出10個火山噴發旋回;同時在調查區東南部新發現3個輝長巖株和多個輝綠巖脈及少量閃長巖脈、花崗巖脈,分別獲得了LA-ICP-MS鋯石U-Pb年齡,分析了其巖石學、巖石化學、稀土元素和微量元素特征和構造環境信息。通過本次調查工作,重新建立了本區帶的構造格架,新劃分出4個Ⅳ級構造單元,共填繪出規模較大的褶皺構造9個、斷裂24條,初步建立了變形序列,探討了構造演化。調查區通過1:5萬水系沉積物測量,圈定了562個單元素異常,21個綜合異常,合理劃分了成礦遠景區和重點成礦靶區,初步劃分了6個找礦靶區;經過進一步工作,新發現銅礦化點1處、油頁巖礦點1處、水泥灰巖礦點1處。
專家組認為,調查區在探礦權和天池風景區大面積覆蓋、無法進行探礦工程的情況下,取得的基礎地質成果較為顯著,全面完成了設計任務書審批的工作量和任務,一致同意通過成果報告驗收。
該項目由第一地質隊承擔,第一地質隊秦巴公司具體組織實施。項目實施期間,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地質勘查基金項目管理中心對項目極為關注,疆內一些區調專家也進行了技術指導。隊領導、生產技術部專家對項目給予了極大的關懷和支持,地調所同仁也給予了很大幫助,秦巴公司負責人也多次到項目現場進行統籌組織和精心安排,對項目的順利完成起到了極大的促進和推動作用。
附件